close

如果是對日本戰國有興趣,卻又不想閱讀太多資料的朋友,遠足文化在推出新書之際通常會舉辦講座活動,

而這次的講座主題是胡煒權老師發表的《日本戰國 織豐時代史》,一共有七場系列講座,講者有胡煒權老師、月翔老師與洪維揚老師。

隨著遠足文化將講座影片一部部公開後,總算可以將自己在這幾場講座的筆記整理並且公布。

 

第一場講座.jpg

關原之戰

談關原之戰,絕對不能忽略背景。秀吉晚年的政治體制主軸為

(括弧內為主政項目)

秀吉-德川家康(東日本)、毛利輝元(西日本)、前田利家(太傅,秀賴老師)、「五奉行」

至於「五大老」當中的上杉景勝、宇喜多秀家地位低於上述幾位,因此較少參與政事。

這裡要注意由於「五大老」、「五奉行」並非歷史專有名詞,不論在論文或是著作上皆須加註引號,在日後的通史內容也會注意這一部分。

 

一、關原之戰的遠因

文祿、慶長之役,「報告書」累積的仇恨,而這份報告書是由福原長堯、熊谷直盛等軍監所整理而成,並且上報秀吉朝鮮的戰況。

而以軍監的角度來看,他們可謂「忠實報告」,舉個例子,關於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兩人誰先進入漢城做出真實的紀錄(詳見《帝國最後的榮耀》,如有錯誤還請提醒)

記錄小西行長率先進入漢城,居首功;反觀加藤這邊會認為軍監「屢進讒言」。

 

福原長堯.jpg

福原長堯(生年不詳~1600)

熊谷直盛.jpg

熊谷直盛(生年不詳~1600)

 

因此軍監與武將們產生對立,正好石田三成與福原長堯、熊谷直盛屬於姻親關係(妹婿)。逐漸發展成文治vs武功的局面。

在前田利家病逝前還維持和平狀態,但是當具有份量的利家病逝後,武功派的七將襲擊四奉行(淺野長政因被誣指為暗殺德川家康兇手之一,被迫在領地-甲斐國隱居,其子是七將之一的淺野幸長)

而通說提及七將襲擊三成,三成奔向家康府並非史實(江戶時代的紀載通常會偏向家康,這事件去凸顯家康的寬宏大量),史實為四奉行逃跑不知去向。

因此秀吉晚年政治主幹之一的「五奉行」全數離開政治中心-大坂與伏見,管理西日本的毛利輝元也早已回歸領地(中國地區)。

所以這給了家康大權獨攬的機會,這部份家康並未主動參與。

 

二、上杉征伐

秀吉曾經安排上杉、德川兩家聯姻,但未曾實行(目的是共治東日本?)

而以通說來看,上杉征伐的導火線正是「直江狀」,但是其真實性有待商榷,不確定是否真實存在。不過若以當時書信內容來分析應該有類似紀錄激怒家康。

白話大意如下「何必與鄉下人一般見識?」(某武將給予家康的書信摘錄)

增田長盛(1545~1615)

 

家康在獲得秀賴同意後,以「豐臣軍」的名義東征,在東征之際,三位奉行(增田長盛、長束正家、前田玄以)以及毛利輝元共同頒布<內府違規諸法條>

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,這三位奉行具有實權,是代表豐臣政權,更是豐臣家的家臣。

在得知政局有變之際,7/26~9/14家康西上,兵分二路,其中一路由家康之子秀忠領軍,在真田家史料與通說認為秀忠被真田誘騙導致無法跟上家康本隊。

然而真實情況為家康下令秀忠攻打上田城以免另一路遭背襲,而家康一路過於迅速,尤其是福島正則等部率先攻克重鎮岐阜城(秀信輕率參戰並無史料根據)

 

三、關原之戰實相

 

關原之戰陣跡(來源:https://www.getit01.com/p2018012728487316/)

 

上圖是現今流傳的關原之戰佈陣圖,而這份佈陣圖居然是在明治時代完成的。這份圖是根據在地石碑位置,而立碑位置(武將死亡位置)又是江戶時代由農民們流傳。

而這佈陣圖出現後也鬧出很有名的笑話-外國教官認為西軍必勝。(日本表示開心)

因此真實性極低,僅石田、島津、小早川、德川家康的位置為真,而主戰場更接近北國街道(山區)。

戰役的過程其實僅在黑田家史料有詳細紀載。

 

小早川秀秋(1577~1602)

小早川秀秋也是關原之戰必定被提到的人物,通說認為中途背叛西軍,死亡原因是因為大谷吉繼的冤魂所致。

但在史料證據上呈現如下:

首先小早川秀秋在伏見城之戰(鳥居元忠死守伏見城)勝利後,動向成謎,到松尾山時趕走原本駐紮的西軍部隊。

「秀秋在幹嘛」-節錄自當時東軍書信,另外山下四隊(脇坂隊等)行動不明。

在開戰後,小早川秀秋就直攻西軍,西軍潰敗迅速。

而雙方兵力數據是照石高制計算,當時因為剛結束朝鮮戰役,各大名領地疲弊,而又必須有兵力駐守領地,因此真實出戰人數遠低於流傳數量。

 

島津義弘(1535~1619)

另一位必被討論的是島津義弘提出夜襲,在西軍潰敗之際,數百人突破東軍十萬,在伏見城戰前欲協助鳥居元忠守城遭拒,被迫加入西軍。

但事實是,這是出於18世紀島津家流傳的說辭,前者是捧高本家、貶低石田三成,西軍潰敗之際慌不擇路;後者根本沒有發生過

 

四、其餘戰局、戰後處置與旁觀者眼中的關原

京極高次(1560~1609)

細川藤孝(1534~1610)

 

在其他地區爆發的關原之戰中,不可忽略今日近江、京都府一帶的戰事。

京極高次(大津城)、細川藤孝(宮津城)兩城兩將左右西軍命運,雖然最後屈服,但是以寡兵拖住大部分的西軍主力,成為西軍戰敗的關鍵之一。

 

旁觀者眼中的關原之戰如下

以統率力比較,家康遠勝輝元,西軍群龍無首,而吉川廣家的又針對宇喜多軍以「烏合之眾」為總結。

又,增田長盛密報德川家康,三奉行與毛利輝元頒佈「內府違規諸法條」,可以很明顯看出西軍內有內奸。

最後,當「內府違規諸法條」頒佈後,東軍被認為是「賊軍」,為了洗刷臭名,因此齊心、全力一搏參與關原之戰。

 

結論:此戰結果敲響豐臣政權的喪鐘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AllenLinH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