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導言

(此地圖僅作參考,實際情況更為複雜)

前情提要https://goo.gl/RwYFa6

這一篇的時間設定在本能寺之變到豐臣秀吉統一期間,近畿之外各地的政局發展。

順序由西至東,從九州談到東北地區。

 

九州-從三強鼎立到一方獨霸

在耳川之戰後,大友家步入衰退,織田信長的介入調停使大友家暫時免於危難,島津家暫時將兵鋒轉向西路-肥後一帶。

此時相良義陽、阿蘇惟將盤據於肥後國。

 

相良義陽(1544~1581)

相良義陽為了防備島津家的侵略,早在1570年代經由阿蘇家重臣-甲斐宗運與阿蘇家締結攻守同盟。

然而耳川之戰的結果,致使這段期間島津家全力西向攻略,無論相良氏多次擊退島津軍,但當島津軍改以圍城策略時,相良義陽被迫降伏,割讓大部分領地並且交出人質(西元1581年)。

甲斐宗運(~1583)

相良的臣服致使阿蘇家面臨更巨大的壓力,島津家命令相良義陽進攻阿蘇領。

在甲斐宗運的調度下,響野原一戰擊潰來犯的相良軍,相良義陽陣亡、損失慘重被迫撤軍。

阿蘇家在此局勢下外交原本傾向龍造寺,轉向島津家,肥後諸豪族也一一尋求從屬島津家。

原先看似和睦的島津、龍造寺勢必有一戰。

 

龍造寺隆信(1529~1584)

耳川之戰後,龍造寺勢力趁機擴大,逐漸成為與大友、島津並列的九州三大強權。

島津的西路攻略愈發順利,逐步威脅到龍造寺領地與其下豪族,不少豪族甚至從屬島津家。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 

西元1584年,肥前島原地區的有馬氏成為雙方開戰的導火索,有馬氏家督有馬晴信改投島津家,使得龍造寺國防門戶洞開。

龍造寺隆信因此主動出擊,擊潰傾向島津家的豪族-田尻氏;島津氏則協助有馬氏控制島原半島南部。

在島原半島沖田畷爆發戰爭,龍造寺在人數優勢下壓迫島津-有馬聯軍,但在島津家臣川上忠堅的奇襲本陣後,

隆信身亡,原先居於前線的龍造寺軍大亂,大多將領陣亡,損失無數。島津-有馬聯軍獲得勝利。史稱沖田畷之戰。

鍋島直茂(1537~1619)

 

龍造寺旗下的豪族如同相良、阿蘇等肥後領主大多一一投向島津家。

隆信的意外身亡,使鎮守於龍造寺本領的鍋島直茂地位更顯重要,輔佐隆信長子政家,採以守勢,穩固領地與肥後、筑前的豪族。

與肥前的大村、松浦家確認關係不變,並且多採守勢,少動刀兵,固守本領。

 

龍造寺在島原大敗大損元氣促使盤據九州東北的大友家趁勢擴張,將筑後一帶領主收服。

wwwc.jpg

隨著大友、島津家的靠近,雙方必再度有一戰。

但大友重臣立花道雪的病逝,使原先倒向大友家的豪族投向島津家。

但對於戰略配置甚至發動戰爭,島津家陷入為難,因為近畿、中國、四國一一屈服於豐臣秀吉。

毛利、大友也終於和解,共抗島津家。原先屈服於島津的領主再度蠢蠢欲動,與毛利、大友眉來眼去。

島津家在這種不穩定的局勢下,被迫北上,兵分二路,西路從肥後一帶北上;東路從日向一帶北侵(西元1586年)。

高橋紹運(1548~1586)

大友宗麟親自前往大坂城尋求秀吉的援助,在回信給家臣時有提到「内々のことは宗易(利休) に、公儀のことは宰相(秀長)に…」

在回這段文字的大意是,公事請找豐臣秀長;其他事情請找千利休,應該算是對於豐臣政權的觀察記錄吧。

秀吉同意宗麟的請求,豐臣政權的直接介入也進入倒數階段。

豐臣秀長(1540~1591)

 

在東路部分侵略筑前隸屬於大友家的岩屋城(高橋紹運)、寶滿山城(高橋統增、立花宗茂之弟)、立花山城(立花宗茂)。

三位父子死守陣線,導致島津家損兵折將、費盡力量才得以攻陷。

大友家內部因局勢極為不利,豐後一帶甚至不戰、倒戈。

大友義統、大友宗麟死守臼杵城(丹生島城),以拖待變,期盼豐臣軍早日解圍。

臼杵城(丹生島城)

不久屈服於秀吉的長宗我部元親、以及其他四國領主-三好康長、十河存保、秀吉派遣的軍監(同時為讚岐高松領主)仙石秀久組成先鋒,

登陸豐後之後,試圖偷襲圍攻大友-利光城的島津軍,以救援利光城守軍,但是計畫早已被島津方看破,(詳見友站 戰國史專欄 http://sengokujapan.blogspot.com/2018/02/blog-post_11.html)

長宗我部元親的嫡長子信親、十河存保等陣亡,四國方面軍慘敗。嚴重影響後續發展(容後再提)。

接下來的局勢,請見前文 日本戰國通史(八) https://goo.gl/yvwny3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AllenLinH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