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次利用胡煒權博士來台之際,針對新書與關原之戰本身,訪問博士關於這場戰役的一些問題。

Q1. 想請教本書成書過程最大的難題為何?

針對關原之戰這場戰役的可靠史料太少,大多都是後世記載的軍紀物、小說支流,難以採信。扣除這些資料,剩餘有價值的史料不多,導致對於關原之戰本身相當模糊。一分證據說一分話,其餘只能盡可能透過零碎的資料去合理推測、拼湊出當時的戰爭狀況。

 

Q2. 談談寫《豐臣西軍與關原之戰》的動機?

想透過本書去告訴讀者,關原之戰的一些真相,以及通說的問題,重新建構這場多數人可能會誤解的戰爭。

 

Q3. 上杉家在關原一役的過程有沒有回歸故土越後的想法與動機?甚至與最上、伊達兩家有私下約定獲取一定的利益?

在戰國時代,通常武士確實有回歸故土的想法。但是上杉家轉封的領地相當優渥,有四通八達的會津作為主城,包含著庄內靠海地帶,比起當時越後多河流、沼澤不便的狀況相距甚遠。而從當初的史料來看,上杉回歸故土的意願不是那麼的強烈,反觀鄰近的伊達氏,在軍事行動上都迫切以舊土伊達一帶為目標。也因為這樣,伊達氏有與上杉家做密約,期盼透過這場大戰來回歸故土,反觀最上家,首先是夾在上杉本領與飛地(庄內地區),因此成為上杉的眼中釘,又因之前庄內問題與上杉家鬧翻,尋求德川家康的協調。在這場戰役,最上絕不會輕易背棄德川家康,所以密約的部分不太可能存在。

 

Q4. 對於關原戰爭過程的貧乏,以日本方面對於歷史的重視,有沒有辦法透過考古結果來補足?

有的,針對這場戰役,日本學界對於戰役地點確實有進行考古工作,雖然還不完整,但傳說的南宮山上的毛利本陣,確實有較完整的陣地遺跡出現,期待未來的考古工作帶來新的結果。

 

Q5. 正常來說,寄信給德川家康的所謂直江兼續書信應該會有留存在德川家,那麼,原本文本為何消失?以及,如何察覺兩者間的不同?

首先要提醒,其實所謂的‹直江兼續書信›(為方便直接稱為直江狀),是直江兼續回信給西笑承兌的書信,所以不是直接寄給德川家康的書信。至於為何不存在,或許是承兌本人認為內容過於挑釁,不適合交給德川家康,因此直接銷毀;或者是承兌轉交給家康,後者憤怒而毀信。

不過,後世稱的直江狀,以戰國時代的外交禮節來說,內容十分過分,不太符合當時的外交禮儀。當然真實度還是有,有些內容並非外行人能掌握的。從上述證據,能推測出兩者是不同的文本。

 

Q6. 宇喜多秀家的戰後處置,從流放駿河到八丈島,究竟幕府是基於怎樣的原因進行改判?

畢竟宇喜多秀家的身分不簡單,他既是豐臣一門人士(秀吉養子)、更是前田家的女婿。也要提醒,不是流放駿河,而只是將駿河當成暫時的放置地點,等待正式判決。一般而言,主導戰爭的石田等首謀已處死,但基於秀家的地位、前田的求情等因素,最終不直接處死,而是像過去獲罪的天皇,流放外島。

Q7. 石田三成本人難以相處的人物映象是從何而來?

江戶時期,因為政治正確之故,將三成認定為圖謀不軌之人,倒是不會去評論三成本人的個性,但隨著時間演進,人們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去說明三成為何在關原之戰戰敗,因此提出三成本人過於高傲、做事不講情面等等,因此不得人心,又與黑田等交惡,藉此合理化敗戰原因。

但翻開史料發現,雖然與三成相交的武將並不多,但並沒有武將在信中謾罵三成,退一步來說,三成對於善惡有較高的執著,也算是較為奉公行事、公事公辦的武將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lenLinH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