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辦方:時報出版、TutorABC
主講人:胡煒權博士-《解開天皇祕密的七十個問題》、《織豐時代史》、《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》作者
講座大綱
《解開天皇祕密的七十個問題》封面
明仁天皇在世時宣布退位,打破近代日本對於天皇不得生前退位的規定。
對於明仁天皇,我們該如何評價其31年的任期?
面對這些問題,首先我們要了解,在評價人物時,須待多年以後,其影響已有顯現與政治變化後才能蓋棺定論其功與罪。
明仁天皇
那麼,究竟天皇是什麼呢?
以下將分為數個問題與多數人對天皇的迷思做解釋。
一、「神國天皇」與「萬世一系」
所謂「神國天皇」與「萬世一系」已然遭到在地多數日本人否定,其根本原因在於,根據信史,天皇這一體制僅存千餘年左右,傳百餘位天皇,自然不能稱為萬世一系。而根據考古,天皇這個血脈,甚至是和人,其源流應來自於浙江、朝鮮半島而來。
很有趣的是,當詢問日本人類似問題時,多數日本人對於這個議題不甚關心。
二、不變的天皇?多變的天皇?
並非不變,實則多變。明仁天皇為天皇制度的完成者。
胡煒權博士主講天皇主題(圖責:小編十尾)
三、帝王≠至高無上的權力者
以教皇為例,並沒有任何世俗統治的權力。這項誤解來自於中國的傳統教科書,因此針對部分人所主張的天皇廢除議題上,不能以權力與否來認定天皇是否該存在。
而所謂帝王規範,待明治天皇後才有較為完備但仍模糊的帝王規範。「道德一流者」、「文化一流者」才符合優良天皇的標準,亦即智、德、國粹。
所以,我們該如何初步評價、定位明仁天皇呢?
首先,根據民調與民眾受訪的內容,我們能發現明仁天皇的形象是遠高於昭和天皇的,原因在於打破過去天皇的慣例,出面前往災區訪問,例如阿蘇地震、熊本地震。遂天皇「開放」、「親民」的形象深植人心,「心繫國民」。有79%的調查對象認為應該保留現行的象徵天皇制。其中又以國內災情訪問、國外訪問的支持呼聲最高。
故日本民眾重視天皇的親近程度與公關能力。
第二,明仁天皇才是真正的戰後天皇。承擔父親的戰爭罪責,不承繼父親對於二戰較冷漠的態度,甚至不祭拜靖國神社,可謂「真正的和平天皇」。
「退位」? 「讓位」?
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原因至今不明,有學者認為是向日本政府宣示自身和平立場,抗議安倍首相右傾的政策;或著讓兒子德仁提前出面,畢竟先前的聲望確實較為不足(與本身內斂的形象有關)。在明仁天皇口述內容是「讓位」;而根據法制正式公告是「退位」(前述有提到原因),而讓位為主動、退位為被動行為。
兩種用詞使得媒體左右為難,最後,左傾與中立媒體以「退位」報導;右傾則是「讓位」。
天皇繼承圖(括弧內為任期)(圖責:小編十尾)
結語
未來天皇制會面臨存續問題,但若不意外,未來20年依舊不會改變,但20年後若悠仁成年,生育能力出現狀況或是同性戀,那麼可能悠仁以後天皇制會大幅調整,可能由女性繼承,甚至會遭廢除。
無論如何,畢竟我們不是日本國民,就讓我們當吃瓜群眾期待這場大戲吧。
更多完整內容詳見影片與《解開天皇祕密的七十個問題》。
留言列表